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在线留言
新闻资讯
专业领域
联系我们

联系人:朱凌青主任
邮箱:375830497@qq.com
电话:13905600639 0551-62676764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阜阳路70号振信大厦A座1014室

您的当前位置:首面 > 新闻资讯 > 文学专区
童年趣事之一:校 园 拾 零
摘自:站内发布 日期:2016-04-20 浏览:2622 次

                                         

                                            童年趣事之一:校 园 拾 零 

 

                                                                   朱凌青

 

 

                                                                               一

       洪庄小学是胡集区(现改名为“泉阳镇”)的公办小学,本应叫胡集小学才是,但可能是因校址随区政府所在地选在了洪庄村,所以,也就这么叫了。

       区里没有幼儿园,再加家中无人看管,我刚满五周岁时,就被母亲送进洪庄小学,上了一年级。

       因是区里的小学,洪小的规模还是不小的,至少是四进院落,且院落的大小依年级高低逐次递进。看来设计者还是很有心的,孩子大些活动量就大,所需空间自然也就要大些。六十年代的校舍,多是草房,只有根基处有十几层砖,用以保护墙脚不被雨水浸泡。

      胡集被北乡人称作“南湖”,地势不高,集镇四周皆有水塘,呈各种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各水塘之间,被不同方向的弯弯曲曲的土路隔开,互不相通。每个水塘里一般都会有一、两个大小不一的土墩,露出水面,当地叫“洲子”。“洲子”绿绿的,最高处多有柳树,四周则茂盛地杂长着苇草等水生植物,成为家养的鸭们和鹅们歇息玩耍的天堂。夏季,我和史相军、汪应贵几个水性比较好的同学,经常游过去,在那里摘吃鲜嫩的菱角、鸡头米,沿着“洲子”边摸蛤蛎、田螺,偶尔,还能摸捡到一两个白白的又大又圆的鸭蛋、鹅蛋。

       学校四周自然也是水塘环绕,特别是在第三进院落,水塘竟然从两边弯了进来,若不是中间那条不到一丈宽的中轴路,就连在一起了。水塘距我们四、五年级两排教室不足十米,这种景观大概是城里任何学校都难以看到的。

       盛夏,烈日如火,酷暑难忍,望着室外的一池碧波,我们那里还有心思听讲看书。终于,下课的铃声响起了,不等老师走出教室,我和小伙伴们一声呼啸,尤如箭一般飞出教室,一头扎进门前的水塘里,在绿水青萍间,相互追逐,嬉戏玩耍。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我们往往是听到铃声才爬上来,浑身水淋淋地跑回到座位上,尤如刚参加完泼水节。好在正是文革时期,虽是小学生,老师也不敢管束,任由我们顽皮。

 
                                                                      二
       胡集是湖地,属于粘土性质,三天不下雨,地面就干裂得如同张开的孩子嘴,可是只要龙王打个喷嚏,一点毛毛雨,就足以让地面又滑又粘。刚上一、二年级时,因为幼小,气力不足,常常是一脚刚刚拔出,另一只脚又被陷住了。所以,每当下雨,你常会看到一群人都在那儿来回磨动双脚的滑稽场面。磨得急了,拼命一使劲,扑的一声,脚是迈出去了,鞋却留在了原地,只好拔出鞋子,干脆赤着脚。等到了学校,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个个都象泥猴一样,不由得笑成一团。

       胶鞋价贵质次,既渗水、又易划破,穿着太费,因此,年龄稍长点的人大多会在雨天穿双泥屐子。泥屐子经济实惠,制作简单,上边是一块宽度比鞋底略窄些而长度相当的长方形木板,在木板两端的中间,前后向下各钉有一根竖直的比手指略粗些的木棍条,两根木棍条的下边又钉着两根横向平行的宽厚各约两厘米的木板(棍),整个形状颇似微缩的小木凳。泥屐子约有十五至二十厘米高,用绳子绑在鞋上,雨雪天气可以保护鞋子不沾泥水。

        我是到了五年级时才开始有第一副泥屐子的,穿泥屐子颇似踩高跷,也是要有一定技巧的,没穿过的人常会崴脚,甚至摔倒,所以刚开始要先练习一下,学会平衡。就是这种泥屐子,也常会被粘掉下边用于支撑平衡的横木棍,可见胡集的泥土之粘。


                                                                   三
       暑天多雨水,若遇中雨或是小雨连阴个三两天,平时水位一丈多深的水井一下就变得很浅很浅了,水面离井口只有一、二尺深,调皮的孩子会在井口洗手洗脚。小路两边的土沟里也蓄满了雨水。要说也真有趣,才只不过几天的功夫,往常干的见底的土沟里,竟然会生长出一群群的鱼虾,在水中游来游去。

       放学后,稍大些的同学会在回家的路上,选择一段较窄、两边又都有水沟的路面,沿横向挖开一条深宽尺余的沟槽,当最后一块泥土被挖开,地势略高些的一方土沟里的水,就顺势“哗哗”地流向地势较低的一方土沟里,这时,他们就用随身挎着的粪筐堵鱼(农村的同学帮家中积肥,往返时都要顺带捡粪)。我们跟着用草帽、衣服等随手捡到的什么东西在大同学的两侧或后边也摆开阵势,准备捡漏儿。手中什么都没有的则干脆张开两臂,直接用胸膛围堵。

       每有鱼儿入“网”,不管是谁,都会欢呼雀跃,即使什么也没有逮到的人,最后也会分到几只活蹦乱跳的虾子。那虾子通体透明,直接放进嘴里,竟有一种说不出的鲜甜。

  
                                                                 四
       淮北平原的夏秋季节,常有大雨、暴雨,只不过一顿饭的时辰,雨水就会淹没低洼地段的路面,将集镇四周所有的水塘连成一片。此时,整个集镇被波光闪闪的水面包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洲子”,这么壮观的景象,在一向缺水的淮北平原还是很少见的。

       在那些被淹没的原本就特别弯曲的低洼路段,由于雨水浑浊,根本就分辨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水塘。稍不留意,人就会滑进深水里。每到这种天气,我们的老师就会顶风冒雨,送我们回家。

       雨中的老师像个领头羊,牵着我们的小手排成一列,在风雨中歪歪斜斜的艰难前行。有摔倒的,老师把我们拉起来,水深的地方,就把我们弱小的孩子一个个抱过去——那一刻的温暖令我们一生都难以忘怀——虽然,老师也打着伞,但身上的泥水往往比我们的还要多。


                                                                 五
       每到升级时,我们都盼望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和我们一块升级,老师带我们上一年级、二年级,实在不能再跟班走了,分别时,我们围着老师嚎啕大哭,象一群可怜无助的羔羊,老师也个个泪流满面,台上台下,哭成一团,那是幼小的我们从没有过的人生的第一次心灵悲伤。

       多少年了,我有过许许多多的老师,唯有洪小的老师,虽时隔近半个世纪,但她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是那么清晰,常常闪现在我的眼前。至今我能记起的有美丽端庄的吕士秀老师,和蔼可亲犹如邻家大妈的陈老师(陈老师因其前夫是国民党上校特务在文革中遭到批斗,后下落不明),因得天花留下一脸麻点的教算术的张老师和每逢上音乐课必先讲故事的戴眼镜的杨老师……

       尤其是现在,每当看到媒体上披露老师打骂学生,幼儿园孩子受到各种虐待的情形时,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幼时的校园生活,想起我的可敬可爱的老师们,我就忍不住在心底涌起无限的思念——老师,你好吗!?


     

         2013年5月草于合肥